开卷有益
2018年6月17日
正所谓「开卷有益」,政府一直鼓励提升阅读风气,以不同形式推广阅读,期望将香港发展成阅读城巿。
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持续有效推动阅读,政府提出新政策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
由2018/19学年起,教育局向公营及直资中、小学提供一项全新的推广阅读经常性津贴,按班数目计算,每所小学每年津贴最多40,000元,中学每校每年津贴最多70,000元,特殊学校最多30,000元。
学校可灵活运用津贴,除购买阅读资源,亦可用于举办推广阅读活动和聘用服务提供者。可以想像,学生能够参与作家和说故事人的讲座,由他们亲身讲述故事,更有效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
此外,教育局和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携手合作以「共享‧喜阅新时代」为推广主题,举行一连串精彩活动,鼓励全民阅读,将阅读风气由学校延展至全城共享。
然而,市民不一定要花费大量金钱购买图书,才能享受阅读乐趣。康文署辖下的香港公共图书馆遍布全港,是提供图书借阅服务的好地方。
近年,互联网和电子设备普及,不少市民有电子阅读的习惯。政府积极推广电子阅读,与时并进配合社会发展。自2014年,香港公共图书馆推出「我的图书馆」及「多媒体资讯系统」流动应用程式,方便市民使用公共图书馆服务和数码化馆藏资料。
透过流动应用程式,市民可随时随地浏览多元化数码资料,包括逾600万页数码化图像资料(例如旧报纸、图书馆馆藏相片、地图、海报和缩微资料),以及超过9 000小时的数码影音资料。
市民亦可凭其登记图书馆帐户经互联网使用电子资料库,以及使用逾28万册的电子书,并可以作线上或离线阅读。根据统计数字,过去五年内,香港公共图书馆电子书馆藏的使用量由2013年的99,646(次)增至2017年411,117(次),即显著大幅增加约313%。而「网上搜览」相关网页或服务 (包括网上电子资源的使用率),自2014年的2,076万次增至2017年的2,619万次,增幅高达26%。
政府积极推广电子阅读之外,硬件也同样重要。过去五年,康文署新增三间固定图书馆(分别位于调景岭、圆洲角和粉岭南),将数目增至70间,并于2014年引入两辆新的流动图书车,流动图书馆的数目亦由10间增至12间。我鼓励大家使用图书馆服务,培养阅读习惯,吸取「书卷气」。
我明白市民日常生活繁忙,希望在弹性时间享用图书馆的服务。去年12月,政府推出全港首个自助图书站,为市民提供24小时借阅、归还、缴款及领取预约图书馆资料服务。
远看貌似汽水机的自助图书站,内有约300本中、英文图书可供借阅。第一部自助图书站已设置于港岛东体育馆休憩处,另外两部暂时预计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分阶段启用(分别设置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及沙田港铁大围站附近)。
为了方便市民享用图书馆服务,康文署在7月1日起推行为期3个月的试验计划,于三间公共图书馆延长周日及公众假期服务时间至晚上八时(分别是新界区的屏山天水围、九龙区的荔枝角和港岛区的士美非路公共图书馆)。期间,香港中央图书馆在公众假期的服务时间亦会延长至晚上八时。
要积极营造全城阅读氛围,需要社会各界、学校、以至家庭与政府携手协作,努力建构香港成为阅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