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志

三隧分流 勿「塞」良机

2019年1月13日

香港的公共交通服务全面而具效率,四通八达的运输基建一直令香港人引以自豪。现时本港每日有超过1200万人次使用公共交通服务,占出行人次近九成。但过海交通挤塞长期困扰市民日常生活,尤其个别的过海隧道「迫爆」更是急须解决,刻不容缓。政府提出「三隧分流」隧道费调整是一个具效益可行的方案,绝对值得支持。

市民大众对方案未必全面理解,让我简单说明。「三隧」是指三条过海隧道,即海底隧道「红隧」、东区海底隧道「东隧」、西区海底隧道「西隧」。「分流」即是使西隧可接收从红隧和东隧分流的交通,使交通流量合理分布。

相信大家对现时过海交通挤塞的情况不会陌生。红隧和东隧现时平日早上繁忙时间的交通需求已超越设计容车量,分别超出达77%及38%之多,导致连接道路出现相当长的车龙,甚至影响非过海交通。

相反,西隧还有剩余容车量。平日早上南行和傍晚北行的交通需求,较其每天118000架次的设计容车量,分别少10%及14%。中环湾仔绕道将于本月20日(下星期日)通车,有效纾缓西隧连接路的挤塞情况,亦造就善用西隧剩余容量作分流的条件。

因此,政府提出「三隧分流」隧道费调整方案,由2020年1月1日起,降低使用西隧的私家车、的士及电单车实际所需缴付的隧道费,并同时上调红隧和东隧的相关隧道费,以推动部分现时使用红隧或东隧的车辆改用西隧,以达至分流的效果。

对症下药要精准到位,「三隧分流」是针对解决市民塞车之苦口「良药」。为大家易于理解,让我列出方案实施的效益及八大支持理由:

第一,预计2021年通往红隧和东隧的连接道路上的车龙长度,在早上繁忙时间分别会缩短34%和10%,而在傍晚繁忙时间则分别会缩短42%和29%。

第二,可锁定西隧的隧道费,无需再承受加价压力。由2020年1月1日至西隧专营公司专营权届满的43个月(即2023年8月1日),使用西隧的私家车和电单车的驾驶者只需支付收费水平较目前低的指定隧道费。若方案未能落实,西隧专营公司可以在无须政府批准下加价至法定隧道费水平(现时私家车优惠隧道费为70元,法定隧道费为240元)。

第三,可释放10个分布港九的交通分流点,令部分受影响的非过海车辆行程回复畅通,惠及非过海的驾驶者。

第四,交通挤塞得以改善,可提升职业司机工作效率,促进货运、物流等商业运作,加大经济效益。

第五,减少的士乘客所需缴付的隧道费及附加费1 ,行车时间缩短亦减少的士「跳表」,乘客可以节省车费。另一方面,方案划一非载客的士收费更有效分流回程的士。

第六,现时每日高达近60万人次乘坐专营巴士使用三条过海隧道,随着交通挤塞得以纾缓,路面公共交通乘客的总行车时间可平均每日节省达19400小时。日后,市民无需因塞车而提早出门,也不会在车上「睡了一觉」醒来也未「塞到」目的地。

第七,每年减少经车辆排放约3800公吨二氧化碳,相等于种植16万棵树木,改善环境。

第八,隧道费调整方案每年可节省约8亿元的社会成本。

本届政府积极有为,勇于承担。作为与西隧专营公司原则上同意隧道费补偿计划的其中一部分,政府会以实报实销形式为使用西隧的专营巴士缴付隧道费,预计用作补偿西隧专营公司的总额为9亿5600万元。如果由政府代专营巴士公司缴交西隧隧道费,各专营巴士公司须把这些节省了西隧隧道费拨入其「专营巴士豁免隧道费基金」,以减低将来整体巴士费加价幅度。

社会部分人士对「三隧分流」方案有不同意见,例如认为应调低建议红隧和东隧的隧道费加幅,或应以渐进形式实施方案。不过研究数据显示,其他建议会导致东隧的挤塞比不实施「三隧分流」更差,或令西隧的车龙阻碍非过海交通,因此并不可行。

总的来说,不切实解决塞车问题,最终受苦的是广大市民。与其长时间讨论也没有结果,倒不如把握西隧专营公司专营权届满前的窗口,落实具效益的「三隧分流」方案,让社会整体受惠。


1目前的士乘客使用东隧及西隧过海所需缴付的额外费用(包括隧道费及回程附加费)分别为$40及$80。根据建议的隧道费调整方案,有关额外费用将分别下调至$35及$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