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志

优化消防救护服务  应对挑战  与时并进

2019年8月4日

上星期三(7月31日),天文台发出今年首个八号台风信号,「韦帕」为香港带来大骤雨及狂风雷暴。香港近年面对日趋频繁的极端天气威胁,政府会加强预防、应变和善后的工作。

因应去年超强台风「山竹」吹袭香港,政府早于五月完成应对超强台风相关安排的检讨工作、演习和测试。逾30个负责处理天灾的政策局、部门和外界机构参与跨部门演习,模拟超强台风吹袭本港,以测试相关政策局和部门的决策、准备、应变和善后能力。

当遇上超强台风或其他大规模天灾时,政府会即时启动高层次的督导委员会,加强监督各部门的准备、应变和善后工作,以及在取消八号台风信号后,在「极端情况」启动上班新安排。幸好,「韦帕」对香港影响相对较微。

超强台风破坏力惊人,救援工作刻不容缓。汲取过往超强台风「天鸽」和「山竹」袭港的经验,各纪律部队部门已加强训练,迎接风季的来临,而消防和救护人员就是其中重要一员。

随着社会变迁,以及本港面对人口高龄化,消防和救护人员面对不少挑战,社会对消防处的服务需求预期将会增加。消防处接获的紧急召唤由2009年的104 459宗增加至2018年的121 164宗,上升16%,而救护召唤于2018年的总数突破80万(804 685宗),比2009年的659 289宗增加22%。

提供快捷和有效服务是消防人员的服务承诺。2018年,回应楼宇火警召唤及紧急救护服务召唤的达标率,均较服务承诺的92.5%为高。火警召唤目标于6分钟内抵达楼宇密集地区的火警现场;9至23分钟内抵达楼宇较为分散或位处偏远地区的火警现场;紧急救护服务召唤目标12分钟内抵达现场。

紧急情况下,例如遇到身边人出现哽塞、晕倒、分娩、心跳或呼吸骤停等情况,在等待救护人员到场的「关键时刻」,大家除了焦急及耐心等候之外,还应该做些什么呢?消防处的「调派后指引」服务就能发挥重要作用。

简单来说,「调派后指引」服务即是在调派救护车期间,向召唤者提供急救指引,让召唤者在等待救护人员到场期间,按指引处理及稳定伤病者的伤势或病情,减少延误治疗及增加存活率。

消防处每天平均提供超过1 600次「调派后指引」服务,约占所有紧急救护召唤的九成,当中不乏成功救人的个案。真实个案背后,每每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救活一个伤病者,其实亦同时救助了整个家庭。

我在六月到访沙田消防局,为前线同事打气及了解消防和救护工作。他们分享了两个真实和令人感动的求助个案。在个案中,消防通讯中心收到一位准爸爸的来电,指其妻子在家中快要临盆,调派及通讯组人员调派救护车后,一边安抚他,一边根据系统的急救指引给他指示,最终他在救护车到场前顺利替妻子接生,母子平安,令人欣喜。

另一宗个案,有一名女子致电消防通讯中心,说丈夫搬屋时在家中昏迷倒地。她虽毫无急救经验,但在等待救护车到场期间,按照调派及通讯组人员的指示,用心肺复苏法替其夫急救直至救护车到场,结果丈夫得以存活过来。在她丈夫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向她表示,若非她及时施以急救,其丈夫未必能够安然度过生死关头。

香港拥有一支训练有素、装备优良的紧急消防和救护队伍,同时需要持续招聘「新人」加入,以应付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2018年,消防处聘请627名消防及救护职系人员,今年消防处则预计招聘819名人员。

2016年落成位于将军澳百胜角的消防及救护学院是专门培训消防和救护人员的训练学院,设备齐全,达国际水平,为新入职和现职消防和救护人员提供全面的基础和持续培训。学院亦为内地及海外(包括:韩国、 新加坡和越南)地区的消防及救护人员,提供专业及多元化的训练,包括「基本灭火课程」、「院前急救及创伤治理交流工作坊」和「室内烟火特性训练技术交流计划」等,与及为其他政府部门或私人机构(例如:警务处、海关、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和童军总会 )提供灭火、救援及救护的专业训练课程,学院自启用以来已为超过2 100位来自内地、海外及本地人士提供不同训练。

消防和救护人员不断优化救援策略、改良装备,致力提升质素和效率,在灭火救援、防火、救护、调派及通讯各个范畴上,秉持专业实干的态度,无惧困难险阻,全力服务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