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尽其用 多管齐下 切合需要
2020年1月5日
政府一直协助相关非政府机构,透过善用民间持有的土地资源,推展青年宿舍计划,以相宜租金为在职青年提供崭新、实而不华的独立居住空间,达致协助在职青年向上流动的目标。
全港首个位于大埔、由香港青年协会(青协)负责兴建和营运的青年宿舍项目即将落成,合共提供80个宿位。在申请期间(2019年12月16日至2020年1月4 日),青协共收到约900份申请,反应踊跃。后天(1月7日)将会在网上公布电脑抽签结果,被抽出的申请者需出席面谈。经核实申请资格和筛选后,预计首批租户最快可于3月入住。
青年拥有独立居住空间殊不容易。虽然首个青年宿舍提供的单位数量不多,但我们正积极与相关非政府机构推展和落实青年宿舍计划下的其他六个项目,合共提供约3 300个宿位。
其中,保良局位于元朗马田壆的项目提供1 680个宿位,是计划下提供最多宿位的项目,预计于明年(2021年)第三季完成;东华三院位于上环和香港女童军总会位于佐敦的项目已获批拨款进行详细设计,现正全力推行有关工作﹔香港青少年发展联会位于旺角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研究已获批核,即将展开施工前工作;圣公会位于元朗的项目,前期顾问研究也在最后阶段;至于救世军位于湾仔的项目,本年内会展开前期工程顾问研究。
此外,行政长官亦在2019年《施政报告》宣布,放宽青年宿舍计划相关安排,容许青年宿舍租户递交或保留其个人公屋申请,并可在配额及计分制下继续累积分数。
政府会密切留意社会对青年宿舍的需求,继续与有兴趣的非政府机构协商,以期提供更多单位。
青年宿舍计划对满足青年人住屋需求无疑是杯水车薪。事实上,这项计划是向在职青年提供过渡性的协助,大量提高公私营房屋供应才能真正彻底解决问题。然而,香港面对严重土地供应短缺,我们要继续以多管齐下的方式,增加短、中及长期的公营房屋供应,以满足社会对房屋的殷切需求。
觅地建屋需时,公私营房屋供应完全到位还需一段颇长时间。因此,政府积极协助和促成各项由民间团体主导和推行的短期措施,透过大幅增加过渡性房屋项目,以纾缓居住环境恶劣和长时间轮候公屋家庭的压力。
2019年《施政报告》公布大幅增加过渡性房屋项目在未来三年提供合共10 000个单位。我们很高兴在多方协作之下,截至2019年12月底已分阶段合共公布约8 000多个单位。其中包括先前已公布的6 000个单位和另一发展商刚于上周(12月30日)宣布以象征式租金提供土地给民间团体,以组装合成建筑技术去兴建的2 000个过渡性房屋单位,后者预计惠及逾6 000个家庭或二万人。
财政方面,政府早前获得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支持开立一笔为数50亿元的资助过渡性房屋项目的工程费用计划。我们会尽快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寻求拨款批准。
另外,过渡性房屋专责小组正继续进行就于其他的政府及私人闲置土地上设立过渡性屋邨的可行性研究,并已征得专业建筑团体(包括香港建造商会、市建局和房协等)的支持,向有意承办的民间团体提供专业意见和项目管理支援,承办的民间团体会适时公布详情。
与此同时,面对楼宇老化的问题,政府重视旧楼维修工作。 虽然适时及妥善的楼宇保养及维修基本上是业主责任,政府亦了解到部分业主因缺乏经济能力或技术知识,有实际困难履行其责任。
就此,政府于2019年10月公布额外注资105亿元加强现时四项楼宇复修的资助计划,亦逐步取得进展。其中包括增拨30亿元于楼宇更新大行动2.0,预计受惠大厦由2 500座增至5 000座﹔增拨35亿元于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资助计划,预计受惠大厦由2 000座增至5 500座﹔增拨20亿元于优化升降机资助计划,预计优化的升降机 由5 000部 增至8 000 部﹔以及增拨20亿元于长者维修自住物业津贴计划,资助上限由现时四万元增至八万元,预计约有25 000业主受惠。
我们期望,额外资源可协助更多有需要业主,改善居住环境、保障楼宇安全和消除公众安全隐患。
香港土地不足,房屋供应紧张,一直是困扰香港的「老大难」问题。现届政府会以多管齐下的方式,处理这个深层次矛盾。虽然过程是艰巨,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透过民、官、商合作,以及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