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齐接种科学为本保安全
贫穷线基本局限客观持平看数据
基建发展实力强屯赤隧道今通车
2020年12月27日
回顾2020年,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新冠状病毒病,亦是全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全球疫情肆虐,接种疫苗是防控疫情其中一个最有效的方法。
政府争取新冠疫苗早日供港,同时确保所有疫苗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及程序。政府在制定紧急使用疫苗的法律框架时,首要是以科学为本,确保为市民接种的疫苗安全、有效,并符合质素的要求。在批准疫苗在香港作紧急使用时,必定会根据客观医学数据,包括第三期临床研究数据﹔参考顾问专家委员会的专业意见﹔以及参照香港以外药物规管机构的核准使用情况。
政府已成立专责工作小组,筹备覆盖全港市民的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计划。此外,政府计划成立保障基金,如市民在接种后出现罕见或未能预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基金可迅速提供经济支援。
虽然政府采购的新冠疫苗即将到港,但市民不能因此松懈,必须严守社交距离措施,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同心抗疫。
贫穷线基本局限
政府刚于上周发表2019年香港的贫穷情况。受本地社会事件及中美贸易摩擦双重打击,本港经济在2019 年下半年陷入衰退。这是自2009 年环球金融危机以来,香港首次再经历严重的经济下行。劳工市场去年下半年明显转弱,加上社会事件重创消费及旅游相关行业,当中涉及不少基层职位,影响不少低收入市民的生计。
经济下行,加上人口加速高龄化及住户持续小型化这些结构性因素,对2019年的贫穷指标造成不少的推升压力。面对这场挑战,政府一直严阵以待。除《2019/20年度财政预算案》中的一篮子一次过纾困措施外,我们在2019年8月至12月期间再宣布四轮非恒常的逆周期纾困措施。这一系列措施包括:薪俸税及差饷宽减、向领取社会保障金额、在职家庭津贴及鼓励就业交通津贴的人士发放额外两个月津贴及为中学日校、小学和幼稚园学生提供一次性2,500元的学生学习津贴等。这些措施都能解市民的燃眉之急,尤其是对草根阶层而言,有相当重要的实质支援作用。
若计及政府所有选定政策介入类别,包括:(1)「恒常现金项目」(如综援、长者生活津贴、高龄津贴、伤残津贴、在职家庭津贴等)、(2)「非恒常现金项目」(如一次过的纾缓措施),以及(3)须经济审查的「非现金福利」(如公屋)的全方位效应后,2019 年的整体贫穷情况大致维持平稳,贫穷率较2018 年更略为下降0.1 个百分点至9.2%,贫穷人口仅微升3 千人至64.2 万人(图一)。这充分显示一篮子措施有助纾缓经济衰退对基层家庭的冲击,发挥了一定扶贫作用。
但要留意,现行扶贫委员会采纳的贫穷线主体分析框架,仅计算政府的「恒常现金」措施。这能提供简单易明的量化基础,让政府和社会了解本港整体贫穷情况及趋势。不过,框架只涵盖政府「恒常现金」的做法有其基本局限,即使政府的惠民措施远远不止于此,均未能在主体贫穷数据中得到适当反映(图二)。
客观持平看数据
按照主体分析框架,2019 年贫穷率则上升0.9 个百分点至15.8%,贫穷人口增加7.4 万人至109.8 万人。单就「恒常现金」政策而言,可令39.3万人脱贫,贫穷率减幅达5.6个百分点,但却不足以抵销经济衰退及结构性因素所带来的明显负面影响。
我多次强调,「非恒常现金项目」以及「非现金福利」有不俗的扶贫成效。举例而言,2019年公屋的扶贫成效达3.7个百分点(即26.1万人),较个别选定「恒常现金项目」还要高;「非恒常现金项目」的扶贫成效亦有2.1个百分点(图三)。其他的重要社福政策,例如医疗券、2元乘车优惠,以至新近施政报告中提出三年内提供15 000个过渡性房屋单位等项目,虽然这些措施确实可大大提升广大市民的生活水平,但由于属非「恒常现金」措施,其扶贫成效均不会被计算在现行的主体贫穷线分析框架内。
现时贫穷线以住户收入作为量度贫穷的单一指标,是贫穷线分析框架的一个局限,即只计算收入,不计算资产,故一些「收入贫穷、但有一定价值的物业」的人士,例如退休长者较容易被界定为贫穷。
基于上述分析,在诠释2019 年贫穷数据时,要留意在刚公布的「2019年香港贫穷情况报告」是采用沿用的贫穷线主体框架,只反映政府「恒常现金」政策的效应,未能计及其他有效扶贫的措施。我希望大家能更准确客观地理解政府全方位扶贫的努力及果效。
2020年,在经济衰退及新冠状病毒疫情下的非常时期,政府推出逾3,000亿元的一系列一次过纾困措施,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1%,力度和覆盖范围都是史无前例,致力协助市民及各行各业渡过难关。不过,碍于贫穷线主体分析框架只包括「恒常现金」措施,这些一次性纾困措施的成效亦将难以在2020年的主体贫穷数据中全面反映,上述主体贫穷线分析框架的局限相信会更形突出。
基建发展实力强
屯门–赤鱲角隧道今早(12月27日)正式通车。这条隧道不单是全港最长和最深的海底隧道,其建造过程更采用首度引入的崭新技术和设计,堪称「香港之最」。
以往,由屯门前往香港国际机场,需要行经屯门公路、汀九桥、青马大桥及北大屿山公路,绕圈全程超过30公里。现时,由屯门南经过屯门–赤鱲角隧道前往香港国际机场,路程可缩短整整约20公里,行车时间会缩短20分钟至只需10分钟,为市民带来了往来新界西北及大屿山最便捷的路线。
除了为市民节省时间,由明天(12月28日)起,运输署将安排六条专营巴士路线取道屯门–赤鱲角隧道往返屯门及北大屿山,当中除了一条属新增路线外,其余五条现有路线的车费均会下调,减幅由$1.9至$12.7不等。此外,新隧道亦为大屿山提供了青屿干线以外的另一条陆路通道,加强了通往香港国际机场的交通网络的可靠性,巩固机场作为国际和地区航空枢纽的地位,亦促进香港与大湾区城市的交流及经济协作,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
另外,随着隧道落成通车,往来大屿山的交通将得以分流。青屿干线由今日零时零分起豁免收费,以减低市民、公共交通营办商及运输业界的交通费用。
崭新技术多创举
屯门–赤鱲角隧道在工程方面有多项创举。首先,因应龙鼓水道的繁忙交通和海床上的重要供电设施,工程团队首次采用钻挖方式建造行车隧道,还采用了目前全球最大的隧道钻挖机。此外,为了克服在巨大的水压下为隧道钻挖机进行检查及更换刀具这项难题,工程团队首次引进了「饱和高压」技术进行上述工作。
犹记得在2015年,时任劳福局局长的我特意去过工地视察,了解「饱和高压」技术及进行有关作业时的职业安全健康措施。我在现场亲身感受到这项工程的浩大。这条隧道今日落成通车,令我感受很深。
将军澳–蓝田隧道
为配合将军澳与观塘区未来进一步的发展,政府正积极推展另一个隧道工程,即将军澳–蓝田隧道。这隧道将连接将军澳市中心、东区海底隧道及观塘茶果岭一带,提供另一条连接将军澳与东九龙的主要通道,可分流现有将军澳隧道的行车量,有望改善挤塞情况。隧道开通后,预计由将军澳往东区海底隧道可节省大约8至9分钟的行车时间。
屯门–赤鱲角隧道的落成除了标志着香港工程项目的成就,亦显示特区政府锐意改善市民出行。基建创未来,政府会致力推展运输基建项目,提升本港的竞争力及为市民带来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