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宜居.香港
2017年6月11日
我在六月五日(上星期一),即世界環境日,岀席了在香港首度舉行的香港可持續建築環境全球會議。這項三年一度的國際會議是業界盛事,匯聚全球55個國家逾1 800位專家,探討可持續建築的未來,是慶祝香港成立二十周年的一項重點活動。
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與時並進,回應瞬息萬變的社會需求,追求卓越,同時保持平衡發展,面面俱到。
香港的面積只有1 106平方公里,當中已發展土地少於四分之一,而人口則逾730萬,在已發展土地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達27 330人。在地少人多的情況下,我們向高空發展,至今擁有超過1 300多座摩天大樓,冠絕全球,大大拋離緊隨其後的紐約(約730座)和東京(約490座)。
雖然香港人煙稠密,卻可以做到都市與郊野並存。香港四分之三的土地仍然保留自然面貌,當中大部分被劃為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佔全港總面積四成。八成半人口居住的地方距郊野公園約三公里,而九成人居所附近四百米即有公園。我們的郊野風光迷人,而且近在咫尺,不少外國朋友跟我說,香港的城市風貌,只此一家,令他們印象非常深刻。
面對地少人多的挑戰,我們必須從長遠規劃着手,開發與保育並重,推動可持續發展。我們去年宣布《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為香港長遠規劃、土地及基建發展,以至建設及自然環境作好準備。此外,本月初公布的《可持續大嶼藍圖》以「北發展、南保育」為宗旨,平衡大嶼山的都會發展和自然保育,配合香港長遠社會、經濟及保育需要。
與此同時,特區政府亦十分重視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發電佔全港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七成,而建築物佔本地用電量約九成,即佔香港溫室氣體排放量六成。因此,推動綠色建築及提升建築物節能是促進香港可持續城市發展的關鍵。
我們在2015年公布《香港都市節能藍圖2015~2025+》,為香港定下於2025年達致將能源強度由2005年的水平減少40%的目標,並透過立法規管、政府以身作則及提供獎勵等多管齊下措施,提升政府建築物、公私營房屋的綠色表現,推動節約能源及綠色建築。
隨着歷史性的《巴黎協定》於去年十一月生效,我們在今年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進一步制訂2030年的減碳目標,把本港的碳強度由2005年的水平降低65%至70%。除了改善樓宇環保表現外,我們亦積極鼓勵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有助減排。現時,交通運輸佔香港溫室氣體排放一成七。
每天,約九成人、逾1 200萬乘客人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基於環境和經濟原因,鐵路系統一直作為香港交通系統的骨幹,並不斷擴展、延伸,預計到2031年,鐵路佔公共交通工具比重45%至50%,長逾300公里,覆蓋75%人口居住地和85%就業機會。在鐵路網絡進一步擴展的同時,我們亦優化其他公共交通布局,例如專營巴士、公共小巴、非專營巴士、的士、渡輪及電車等。我們在上星期三(六月七日)公布《公共交通策略研究》報告,建議多項措施及清晰實施時間表,促進各種公共交通服務長遠健康發展,彼此優勢互補,令市民可以享用更高效、便捷、多元和可持續的運輸服務。
我們的交通系統也連接方便的步行網絡。香港現時有多條行人天橋和行人隧道,可免除市民日曬雨淋之苦,亦可配合多走路、少坐車的可持續綠色生活態度。這些天橋不但方便,更具美感,例如全球最長的中區行人天橋系統連接金鐘、中環和上環,可以讓市民和遊客邊走邊看維港景色。
一個有活力、綠色、低碳的香港,讓市民安居、宜居,吸引國際企業和人才,躋身世界級城市之列。這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故事,有機會我再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