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

國際文化大都會的軟實力

2018年6月10日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早前(5月28日)舉行動土儀式,標誌建造工程正式展開,預計博物館於2022年啟用。

身為前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我於去年六月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見證下,與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簽訂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合作協議,對這個項目有很深感受。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動土是香港文化發展重要里程碑,意義非凡。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故宮博物院的藏品是中華文化的菁華、人類文明的瑰寶,享譽中外。故宮博物院藏有海量的珍品,現時館藏180萬套藏品,每年展出約一萬多件,僅佔0.6%。

香港可謂得天獨厚,獲得國家的支持和厚待,能夠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長期展出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常設展覽展出的文物不少於600件/套,並會籌辦特別展覽,本港居民和海內外訪客將有機會長期、全面、深入地欣賞故宮的珍藏和認識故宮文化,探究中華文化的精粹。

香港作為東西文化薈萃的亞洲國際大都會,致力與世界級文博單位建立緊密的夥伴關係。去年六月,作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的大型展覽之一,香港科學館重點展覽「永生傳說--透視古埃及文明」展出多具珍藏於大英博物館的木乃伊和文物,揭示古埃及的神秘領域,入場人次高達85萬。

另一個慶祝回歸20周年項目是在去年四月的「羅浮宮的創想——從皇宮到博物館的八百年」重點展覽,展出舉世知名的法國羅浮宮博物館的豐富多樣收藏。

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辦與大英博物館於上月最新籌備的專題展覽「奢華世代:從亞述到亞歷山大」,以香港為首站,展出大英博物館珍藏約210件珍品,呈現古代中東文明的奢華風尚。

在香港,我們足不出戶便能欣賞世界各地之藝術文化精華,這正是香港獨有的優勢。

多姿多采的文化活動源源不絕,包括中西樂團、爵士樂隊、電影及藝術節、國際表演項目,以及本地巨星演出,數之不盡,展示香港活力澎湃的文化生活。在2 0 1 8年香港藝術節共有逾1 700名來自世界各地及本地的優秀藝術家獻上130場演出。

此外,本港五間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指定博物館常設展覽自2016年8月起免費開放,包括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海防博物館、孫中山紀念館和將於2019年重新開放的香港藝術館,而香港科學館和香港太空館的常設展覽則免費開放予全日制學生。自新措施實施後的首年,除了香港藝術館和香港太空館因展覽廳關閉進行翻新工程外,其餘五間博物館的入場人次接近457萬(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較前一年同期(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266萬)大幅增加70%以上(即191萬)的增長。

與此同時,2018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隨著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速鐵路即將落成通車,大灣區將成為香港演藝界的新舞台。

香港有多個多元化、國際化、中西薈萃及優秀的演藝團體,但卻面對演出場地的需求不斷增加的挑戰。而大灣區各城市則有不少的演出場地及龐大的觀眾群,正好發揮優勢互補、相輔相成、互利互惠的作用。

上月(5月11日),民政事務局聯同超過一百名香港文化界代表出席「內地與港澳文化產業合作論壇暨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合作論壇」,探討深化內地與港澳文化交流及尋找新的機遇,並藉此機會讓內地表演場地營運者與香港藝團互相探討合作機會。

在未來,特區政府會繼續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交流,包括牽頭與大灣區場地搭建溝通平台,介紹香港的文化藝術節目,支持香港藝團到大灣區跨境演出和交流。

我對香港文化藝術的發展充滿期盼。香港植根於中國傳統,並融會多元文化,開放包容、靈活求新。香港長期以來擔當中外文化交流和遠播中華文化的橋樑,向世界展示糅合傳統與現代,融會東西文化的軟實力,矢志成為國際文化大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