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

攜手推動全人復康

2019年4月7日

上兩星期,我出席香港復康會六十周年研討會暨工作坊,就「邁向2030:推動全人復康與社會共融新思維」這個主題與來自世界衞生組織的代表、本港和海外的傑出講者交流意見。

政府一直關注復康人士的權益及需要。簡單而言,政府的政策目標是協助殘疾人士發揮所能,並實現無障礙的生活環境,讓殘疾人士享有平等機會,全面融入社會。政府不斷增加康復服務和支援殘疾人士方面的整體經常開支,由2007-08年度的約166億元,增加至2018-19年度的約339億元,升幅超過一倍,反映我們高度重視康復、殘疾人士的福祉。

根據政府統計處在2013年進行的調查,估計當年全港約有578 600名殘疾人士,他們有一項或多於一項以下殘疾類別:身體活動能力受限制;視覺有困難;聽覺有困難;言語能力有困難;精神病/情緒病;自閉症;特殊學習困難;及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值得關注的是,由於人口老化及其他因素的帶動,殘疾人士的整體普遍率(以佔全港整體人口的百分比計算)由2007年的5.2%上升至2013年為8.1%。

另外,根據統計調查的資料以及相關的行政記錄而進行的粗略統計評估,全港智障人士在2013年的總數可能為71 000人至101 000人。

政府統計處將於今年(2019年)下半年內開始進行新一輪的統計調查,搜集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的最新資料,為期約一年,有關結果預計於2021年年底左右公布。

為確保康復服務與時並進,政府已委託康復諮詢委員會制訂新的《香港康復計劃方案》,就殘疾人士不同人生階段的服務需要制訂策略性方向及支援措施。視乎餘下工作的進度及具體情況,康復諮詢委員會計劃在今年(2019年)年底前向政府就新的《方案》提交報告。

現時,政府以殘疾人士不同人生階段的服務需要作為制訂策略性方向及支援措施的基礎,當中包括學前康復、教育、就業、社區支援以及老齡化等幾個人生必經階段的服務需要。

首先學前康復方面,及早識別、適時介入對有特殊需要兒童的發展非常重要。政府由去年10月起將「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常規化,名額由2015年推出的試驗計劃的約3 000個增加至約5 000個,並將於今年10月進一步增加至約7 000個,提供到校康復訓練,並為老師和家長提供專業支援。

政府積極推行融合教育,由2019/20學年起,每年額外撥款八億元,推行一系列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優化措施,包括:重整學習支援津貼、小學加強輔導教學計劃及融合教育計劃,按學校需要提供常額教師職位和津貼;於取錄較多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學校提升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的職級至晉升職級。

此外,政府擴展「優化校本教育心理服務」,目標是在2023/24學年讓約六成的公營普通中小學接受服務,教育心理學家與學校的比例由現時一比六至一比十提升至一比四;其餘四成學校的比例提升至一比六,以加強學校照顧學生的不同教育需要。另外,由2019/20學年起,分三年在公營普通中小學開設校本言語治療師職位,以加強校本言語治療服務。

就業方面,政府與職業訓練局共同制訂策略方案,加強學員培訓技能、就業支援及實習機會。而勞工處推行「就業展才能」計劃,透過職前培訓及向僱主提供津貼,提升殘疾人士就業競爭力,並鼓勵僱主聘用殘疾人士。計劃由去年九月起推出了加強措施,讓僱主每聘用一名有就業困難的殘疾求職人士,可獲發的最高津貼額由35 000元增加至共51 000元,而最長津貼期亦由八個月延長至九個月。政府會資助非政府機構成立社會企業,為殘疾人士創造更多就業及在職培訓機會。

社區支援方面,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為居住在社區中的殘疾人士、其家人和照顧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和支援。政府將增設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由現時16間逐步增加至21間;把自閉症人士支援中心由3間增設至5間,並會增加中心的人手。同時,家長/親屬資源中心由現時的12間陸續增加至19間,以加強支援殘疾人士的家長及親屬/照顧者。

因應本港人口結構的轉變,殘疾人士老齡化的情況不容忽視。政府於今年二月及三月陸續推行為期四年的兩項試驗計劃,為在私營殘疾人士院舍及私營安老院舍居住的人士提供外展服務,當中包括言語治療服務,協助改善服務使用者因老齡化或嚴重殘疾引致的言語和吞嚥問題。

為推動無障礙環境,政府將會進行研究,參考海外城市經驗,檢視香港社區和生活環境,以提升社區和環境的通達程度。

與此同時,政府致力為殘疾人士持續改善交通服務設施及推行無障礙運輸系統。在2012年推出的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讓殘疾人士可以$2乘搭巴士、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在2018年,透過優惠計劃使用公共交通服務的殘疾人士每日達159 000人次。

另一方面,復康巴士服務亦相當重要,為有需要的殘疾人士提供上班、上學、就診等接送服務。現時復康巴士車隊已增至176輛,全年的使用人次超過95萬。

構建一個平等、無障礙和傷健共融的關愛社會,需要跨界別攜手協作,結集各方力量和資源,包括政府、社福機構、商界、學界和社區,一起為著目標努力。